鼻胃管想必大家都不陌生,什么是鼻胃管呢?鼻胃管是由一侧鼻孔插入,经由咽部,通过食管到达胃部的一种喂养管又称鼻饲管,通过鼻饲管注入流质食物、水和药物的方法称为鼻饲法。主要为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提供营养物质,维持正常的机体代谢和胃肠道功能等。
目前大多数老人选择居家养老,并由部分患者携带鼻胃管出院,如果居家护理不当将影响患者恢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。因此,懂得鼻胃管的居家护理十分重要。只有正确地使用,维护,及时发现和规避风险,才能让鼻胃管发挥应有的作用。
一、居家护理及观察要点
1.注意观察固定鼻胃管的胶布是否松动,必要时给与加固,活动时注意勿牵拉胃管,如有胃管脱出或移位,不能自行处理,立即寻求医务人员帮助处理。
2.注意观察留置胃管的鼻孔内侧皮肤,可适当涂抹石腊油保湿润滑,减少胃管长期压迫局部皮肤导致的局部缺血或破损。
3.注意口腔卫生。每日进行清洁2-3次,意识清楚者可以协助刷牙,意识不清者由照护者使用生理盐水棉球进行擦拭清洁,注意避免棉球过湿和脱落,导致患者出现误吸的风险。
4.保持鼻胃管通畅,管道清洁和密闭。注意每次喂食或喂药后需用温水冲净导管,防止食物残留,并将堵帽盖严固定好,避免食物返流,纱布包裹鼻饲管头端。
5.胃管要及时更换。可以通过胃管上的标识查看具体的插管时间,务必按照医院建议或说明书定期更换,务必请专业人员更换(建议关注就近医院公众号,申请上门服务),长期留置鼻胃管者应在更换鼻胃管时改插另一侧鼻孔,以预防鼻粘膜刺激性损伤。
二、鼻饲的注意事项
1.意识清楚者可以取端坐位或半坐卧位,昏迷者床头摇高30度且头偏向一侧。注食后保持该体位至少30分钟,防止误吸和返流。
2.每次鼻饲前先评估鼻胃管位置,缓慢回抽胃液且通畅,确认胃管在胃内方可喂食,如回抽胃液呈现咖啡色或鲜红色,应及时就医。
3.鼻饲前务必将注射器内空气排空,防止空气过多,使患者胃部产生胀气。
4.注入的食物必须为流食或碾碎的药物,注食速度应缓慢、匀速,观察有无呛咳,呼吸困难,如出现异常,立即停止,并取头低侧卧位,尽可能将气道内误吸物排出,并及时送医就诊。
5.每次鼻饲结束后建议将鼻胃管末端稍抬高注入20-30ml温水冲管,可防止注入的食物黏附管壁,造成鼻胃管堵塞。注意每日4~6次,每次250~400ml,推注的速度不能快于30ml/ min ,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。注入食物及水的温度以38~40°为宜,营养液应开启后24小时内食用,避免变质。6.注入食物避免过冷、过热,注食器等用物保持清洁、干净,定时更换或消毒,防止污染。鼻饲后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、腹胀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等情况,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通过互联网医院咨询医生或就诊处理。
三、确认鼻胃管在胃内的方法
初步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,先检查鼻胃管深度,再检查鼻饲者口腔内是否有导管盘踞。
方法一、抽 胃管末端连接注射器进行回抽,有胃液引出。
方法二、看 将胃管头端置于盛水的碗中,无气泡逸出。
方法三、听 将听诊器放在患者胃部,用无菌注射器迅速注入10ml空气,听到气过水声。
注意:为确保胃管在胃内,建议同时使用2种以上方法判断,并在出院时照护者提前掌握操作方法。
四、鼻饲液的选择
1.鼻饲管的管子很“细”,带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堵管。所以从鼻饲管注入的食物必须是流质饮食,不要太过浓稠,如营养液、汤(无渣)、牛奶等,鼻饲药物,要碾碎融化后才能注入。另外要注意环境的卫生与食物的新鲜,所用器具必须干净,营养素要均衡等。
2.新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注入,防止产生凝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