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文章 首页 > 健康科普 > 科普文章 【健康科普】起搏器植入术科普:让心脏“重启”生命节拍 作者:心内科 杨旭光日期: 2025-01-03 一、什么是心脏起搏器?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微型电子设备,通过电极导线向心脏发送电脉冲,帮助调节异常心律。当心脏自身电信号过慢、不规律或中断时,起搏器可替代心脏的“天然起搏点”(窦房结),维持正常心跳节奏。核心功能: 监测心率:实时感知心脏电活动。 电脉冲刺激:当心率低于设定值时,触发电极释放电流,促使心室或心房收缩。 二、哪些人需要植入起搏器?主要适应症: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:窦房结功能衰竭,导致严重心动过缓(心率<40次/分钟)。 房室传导阻滞: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电信号传导中断(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)。 其他难治性缓慢型心律失常:药物或射频消融无效者。 禁忌症: 严重全身感染、凝血功能障碍; 存在未控制的出血性疾病。 三、起搏器植入手术怎么做?1. 术前准备: 心脏电生理检查(评估心律异常类型); 局部麻醉(无需全身麻醉)。 2. 手术步骤:① 穿刺血管:通过锁骨下静脉或头静脉插入导管;② 植入导线:将1-3根电极导线经静脉送入右心房/右心室,固定于心脏内壁;③ 连接起搏器:将导线另一端连接至脉冲发生器(埋藏于锁骨下胸壁皮下);④ 测试参数:通过外部设备调整起搏频率、电压等,确保功能正常。3. 术后恢复: 伤口加压包扎24小时,避免感染; 1-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(防止导线移位)。 四、起搏器的类型与选择 类型 适用人群 特点 单腔起搏器 房室传导正常的心动过缓患者 导线仅植入右心房或右心室 双腔起搏器 房室传导异常者(如房室阻滞) 双导线分别连接心房和心室 三腔起搏器 心力衰竭合并心脏电活动不同步者 第三根导线植入左心室(CRT治疗) 五、常见误区澄清❌ “起搏器植入后就不能正常生活” → 多数患者术后可正常工作、旅行,仅需避免极端环境。❌ “起搏器会让人寿命缩短” → 起搏器延长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存期,尤其心力衰竭患者。✅ “起搏器能预防心脏病发作” → 起搏器仅调节心律,不治疗冠心病或心肌病。 六、紧急情况处理 导线移位或电池耗尽:可能出现头晕、晕厥,需立即就医。 术后感染:表现为伤口红肿、发热,需抗生素治疗或手术取出起搏器。 总结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,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猝死风险。随着技术进步,无导线起搏器和磁共振兼容起搏器已逐步普及。术后需严格遵循随访计划,并与医生保持沟通。若出现头晕、乏力等症状,应及时排查起搏器功能异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