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文章 首页 > 健康科普 > 科普文章 【健康科普】左心耳封堵科普:预防房颤中风的新选择 作者:心内科 杨旭光日期: 2024-10-16 一、什么是左心耳封堵术?左心耳封堵术(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, LAAC)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,通过植入特制的封堵器封闭心脏左心耳,防止血栓形成,从而降低房颤患者中风风险。左心耳的作用:左心耳是左心房的一个狭长“小口袋”,约90%的房颤血栓来源于此。核心原理:封堵左心耳,阻断血栓脱落路径,替代长期抗凝治疗。二、哪些人需要左心耳封堵?适用人群:1.房颤患者:尤其不耐受华法林等抗凝药(如出血风险高、药物过敏)。2.高风险中风患者:CHA₂DS₂-VASc评分≥2分(男性)或≥3分(女性)。3.替代抗凝治疗:不愿长期服药或药物控制不佳者。禁忌症:左心耳解剖异常(如极度狭小);活动性出血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。三、手术怎么做?1. 术前准备:心脏超声(TEE或ICE)评估左心耳结构;抗凝治疗暂停(根据医生指导)。2. 手术步骤:① 穿刺血管:通过股静脉插入导管至左心房;② 释放封堵器:将封堵伞(如Watchman、Amplatzer Amulet)送至左心耳开口,覆盖其颈部;③ 确认密封性:超声检查封堵效果,无残余分流即可撤管。3. 术后管理:短期服用抗血小板药(如阿司匹林+氯吡格雷);术后45天复查,确认封堵完全后停用抗凝药。四、左心耳封堵 vs. 抗凝药:如何选择?对比项 左心耳封堵术 抗凝药物(如华法林)有效性 降低中风风险约50% 降低中风风险约60%-70%出血风险 低(无需长期抗凝) 高(需定期监测INR值)便利性 术后半年可停药 需终身服药或间断监测适用人群 不耐受抗凝药、高出血风险者 无禁忌证的房颤患者配图建议:表格对比图;封堵器与抗凝药作用机制对比图。五、常见误区澄清❌ “左心耳封堵后可以完全停药” → 术后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-3个月,后续是否停药需医生评估。❌ “封堵左心耳会影响心脏功能” → 左心耳无重要生理功能,封堵后不影响心房收缩。✅ “封堵术可替代抗凝药” → 对高出血风险患者是优选,但需严格筛选适应症。总结左心耳封堵术为房颤患者提供了抗凝治疗的替代方案,尤其适合高出血风险人群。尽管存在一定学习曲线,但其长期效果已获多项临床研究支持(如PRAGUE-17试验)。选择手术前需综合评估血栓风险、出血倾向及解剖条件。若有疑问,建议咨询心内科介入专家!